星光篮球训练营第四期结营

发表时间:2021-12-10 11:48:30

一、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星光篮球训练营第四期

项目期限

20217-202111

报告日期

2021123

 

二、项目目标完成情况

星光篮球训练营第四期以特殊青少年(以自闭症青少年为主)的体能及遵循指令和规则为目标,聘请专业篮球教练开展持续性基本篮球技能训练,20217月至11月,连续开办10次课程,每周1次,每次约1小时。

本期训练营招收7名学员,年龄12岁学员1名,103名,93名。性别均为男。均为自闭症儿童。从7月开始,每周日进行一次篮球训练活动,其余时间,家长带领孩子在家每天打卡。因厦门在8月、9月遭遇新冠疫情,集体活动暂停,原本9月结束的篮球训练营中断,10月重新开展。

星光篮球运动营促进了:

1、自闭症家庭生活的丰富。每周有地方可去,有孩子喜欢的活动参加,促进了家庭活动的多样化和亲子关系。

2、增强了自闭症儿童的身体体质,提高了他们的躯干控制力。

3、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流,通过义工、教练的加入,以及家庭每周的碰面,创造一个有趣、轻松的场景,对他们交流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时间

人数

第一节

711

7

第二节

718

6

第三节

725

7

第四节

1017

7

第五节

1024

7

第六节

1031

7

第七节

117

7

第八节

1114

6

第九节

1121

7

第十节

1127

7

 

三、对项目长期影响的观察

1、在厦门首次开办并完成的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专项运动训练。在自闭症篮球训练的影响下,目前其他机构和个人也开展;了针对大龄自闭症跳绳课,且取得不错的效果。他们也正在研究将专项体育运动课拓展到小龄的自闭症儿童。

在家长配合下,带领自闭症儿童利用运动完成身体功能的改善是可行且确实有效的。

躯干控制能力是自理能力的基础。也是感觉、语言、心理和智力能力的基础。运动能很好的促进自闭症儿童专注力。利用四肢肌肉发力,控制身体的稳定和移动。通过正确的运动,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新陈代谢、呼吸系统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灵活性。

 

2、结合游戏、运动、音乐,探索出了较适合自闭症儿童的运动课模式。今后我们将利用这次获得的经验,继续探索自闭症儿童的运动专项课程之路。

   在星光篮球训练营内,教练和助教结合了运动游戏、音乐节拍、篮球技巧、以及分解动作,带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从最简单的跳跃到运球投篮,从孩子哭着闹着到欢笑跑动拍球,探索出以运动为核心,延伸至认知、语言、社交的教学模式。

例如每日的打卡练习极大促进了孩子们身体控制能力的发展。每周由一位自闭症儿童负责召集记录,鼓励家长结合家庭周边情况,利用游戏带领孩子复习各种动作,并发送至群内请老师点评表扬。日复一日的坚持,从开始无法走两步跳跃到后期走跳投篮命中,孩子们的进步显著可见。

运动是有节奏的,教练和助教合作,订立一些有节奏感的口号,比如右手拍球两下,左手摸一下定位锥的动作,就叫“拍拍摸”。比如拍球的速度,利用节拍器订立节拍或者口喊节拍,让孩子们跟着节拍拍球等。ABBABAB模式等的口号很受孩子们欢迎,他们拍着拍着有的会笑起来,有的会跟着喊一两句。

 

3、丰富了自闭症家庭亲子活动,促进自闭症家庭重视运动,改进了他们的运动方式。

单个家庭的运动较枯燥、没有方向难长期坚持。篮球训练营举办后,有老师指导、鼓励,有义工和其他家庭期待孩子到来时,家长们孩子们会受到激励、更有动力坚持。

篮球课的场景里,有竞争有协作、有气馁有振作、有哭有笑、有好奇有惊讶,有冲突有缓和。多元化场景,孩子们会潜移默化的熟悉规则、社交方法。

最后一堂篮球课,家长们热情提出了觉得可行的更多运动选择,除希望篮球继续深造外,还期盼跑步、乒乓球、跳绳、足球、自行车,游泳。

家长们热切希望,能组织篮球二阶课程,也希望其他运动课程丰富孩子的生活。一个爸爸说:他们这几年都带着孩子练习发音,最近一直在学习发K的音。通过篮球运动,感觉各种肌肉都是关联的,身体动起来,其他的功能也能有改善,孩子发声有很大进步。

上了几堂篮球课后,一位妈妈也对我们说:你别看这些孩子好像不互动,其实现在他们都认识了,说名字他们都知道谁是谁。

 

四、小故事

1、小小的调整大大的作用

星光篮球训练营课堂为孩子们做了很多改变,最明显就是10分钟休息一次。因为孩子的注意力、身体无法保持长时间跟练。如果时间再长一些,他们容易出现跑动、闹、走神状态。篮球队教练虽然没有教自闭症儿童的经验,但是助教长期带自闭症孩子,他们合作与家长沟通,决定每10分钟休息两分钟,这两分钟让孩子喝水,上厕所,自由跑动。 

虽然只是小小改变,但课堂上孩子们跟练的注意力明显更好。随着课程进展,后期孩子们可以坚持到20分钟再休息。

 另外,篮球教练和助教一起制定教学计划,比如一个简单的跨步绕球,在教孩子时,就要分解:先练习跨步,再练习绕球,两个动作都熟练后,再合在一起练协调。

每堂课前,教练都和助教沟通教案,根据助教的反馈来调整内容。教练和助教还要布置每堂课的课后作业,请家长带孩子在家练习、每日打卡。

每个小小的调整,都是他们对孩子的细心和关爱。

 

2、滴水穿石

自闭症孩子能拍好篮球么?

如果你看到他们现在的拍球姿势,会很意外。这些孩子拍球时,手心中空,关节弯曲,带球走起来非常轻松。只看带球走的姿势,会误认这是老学员,步态自信手势娴熟。投篮时,他们手脚同时发力,双脚向上蹬,双手向上投,命中率还很高。

家长反馈说:孩子以前连跳都不会,更别说走三四步再跳,手还要同时向上举抛。但现在都能做到了。

助教告诉我们,其中一个孩子运动能力较弱,简单的前后跳他也不理解。开始时,他的往前跳就是原地跳。是爸爸一直很耐心地鼓励、做示范,课后坚持练习。4节课时间后,他可以往前跳一点点。第六节课,他忽然不止跳得远,还能前后跳一次。孩子的突破,爸爸的坚韧让人感动。

 助教说这话时已是第七节课,这7节课的中间,还穿插因为疫情停课的一个多月。但不论是上课还是疫情时,家长们每天都在群里打卡,带领孩子练习,家长先学会,再根据老师的指导教给孩子。

我们听到的很多反馈,都是开始时,父母教得极沮丧灰心,但一段时间后,孩子却忽然进步了,其实都是父母付出了滴水穿石的耐心和努力。

 

3、互动的机会

两次活动后,有个妈妈非常开心地说,希望篮球营多开展几期。别看孩子们之间没什么交流,其实他们很喜欢,他们知道哪个名字是谁了。

 活动中,有的孩子在动作上被难住,其他孩子在家长带领下去跟他击掌打气。偶然一次,我们看到一个穿黑衣的孩子,因为动作做得好,他跑到旁边男孩子的球道,对他比出自己天天做的一个手指姿势,然后又回到自己的拍球道上,拍着拍着再回头看几下。

从他的身体语言上,我们感觉这个孩子仿佛在表达:“你看我怎么拍的,我教你。”

课堂上,另一个孩子有时忽然哭。开始大家猜测,也许是太热、太累、不喜欢篮球等各种原因。但让孩子休息了,他也还是哭个不停。有时能哭整节课。过几次的观察,助教发现,很可能某个动作他做得不顺手,产生了一种懊恼、或差劲的感觉。这时,如果教练或助教拉拉他的手、拍拍他的背,陪伴一会,虽然不能马上情绪冷静,但孩子能边哭边坚持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他会慢慢冷静下来。

当然,对这些孩子们来说,这只是一堂篮球课,但对父母来说,这又不止是一堂课。更多的,是在课上孩子与球、孩子与孩子间、孩子与困难间,孩子与老师间的一场行动、思想上的碰撞。

这么一个地方,家长这孩子们能一起做事、有目标、像个团体一样互动交流,是非常珍贵的。

 

4、分享

不是每堂课都顺利。

很多时候,孩子累了、饿了、烦了,小混乱就出现了。

有的跑开、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扔球、有的坐在地板上不动。

家长总是尽可能安抚。但孩子的情绪需要发泄,大人也只能尽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坚持练习。

助教很贴心观察到这个现象,她带来了棒棒糖。在课程结束后,请孩子们自己分发。并告诉孩子,如果坚持下来,结束了都能获得小小的奖励。

后来家长们、义工们今天我带点家里的橘子、明天你带点糖果,请孩子们拿着学习相互分享。有一次义工分享点心时,无意中问一个孩子:下次你想要吃什么呀?这个小朋友虽然眼睛没看向她,但一会他忽然回答:“薯片”。

每次课程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吃点小零食,聊聊天,吹吹风,这个忙碌过后休息的画面,恬静而美好。

 

5、日积月累有突破

一位妈妈给了我们如下反馈:

”刚开始篮球课时,孩子不会跳的,他跳不动。我教了他三四天还是不会,当时也着急,但孩子就是不会,我都放弃了,可是第五天的时候,他忽然就能跳起来了“。

这样的反馈我们听了很多,刚开始的篮球课,都是爸爸妈妈们课堂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回家再手把手的带着教,练习和巩固。

如果说刚接触篮球时,孩子们的进步要以几天为单位,那么,随着课程的深入,他们学会一个新动作的时间越来越快。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前后移动的动作,右手拍球向前走,走到前方时左手摸定位锥,摸完后,拍球后退回起点。这个动作很考验全身协调性,特别是后退拍球,本以为孩子们一定会卡在这个动作,意外的是,大概训练了5分钟,所有孩子很快就掌握了。

助教说,他们篮球的基本功沉淀下来,能力有巨大的进步,掌握动作的时间自然就越来越快。

最后一堂课时,教练向孩子们展示了在指尖上转球,看着球滴溜溜的在手指上转不停,家长孩子们都被吸引了。趁着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时,教练鼓励家长和孩子们:“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每天坚持练习之前的动作,日积月累,孩子一定能有更大的进步”。

 

五、活动照片









           

 

 

 


  公安备案号:35020302001328


在线咨询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

联系方式
扫一扫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350203020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