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三胞胎姐妹终于能上幼儿园

发表时间:2006-10-18 14:28:03

   三胞胎姐妹任微、任玮、任姗因家境贫困,4岁半了仍未曾上幼儿园,父亲近日又突患中风不幸去世,三胞胎姐妹的前途和命运牵动着无数热心市民的心。

 

  自10月17日《厦门晚报》报道三胞胎父亲病危后,热心市民的捐助行动一直源源不断。许多市民给晚报打来电话,有的要认领小孩,有的要捐钱,厦门基督教青年会所属YMCA早慧幼儿园作为长期致力于帮助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幼教机构,主动提出为三胞胎提供免费的幼儿园阶段的学前教育。10月25日上午,在湖里区教育局、园山居委会和YMCA早慧幼儿园的多方协助下,姐妹仨终于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幼儿园。YMCA早慧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三胞胎。幼儿园老师给三胞胎发了新书包、书本、校服。黄园长说:“三胞胎交给我们,请大家放心!幼儿园的硬件、师资条件都是一流的。”考虑到三胞胎姐妹入园前没上过学,老师准备为她们开小灶,让他们早日跟上其他同学。三胞胎妈妈李淑英女士看着大家热情的帮助自己,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人们互相传递着对三胞胎姐妹美好的祝福和关爱,一股温馨的爱之暖流涌动在厦门的晚秋。10月26日的《厦门晚报》和《福建日报》均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详见相关新闻链接)。

 

  YMCA继续向社会各界人士呼吁关注三胞胎今后的命运,继续向她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三姐妹未来的路走得更顺利、满有祝福。

《福建日报》新闻链接:

http://www.fj.xinhuanet.com/news/2006-10/26/content_8358010.htm

     年仅4岁的三胞胎姐妹,生在贫困家庭,不久前,爸爸又因中风不治离开了她们。悲伤的妈妈,带着姐妹三人,生活陷入了困境。所幸的是,厦门这三胞胎姐妹的遭遇得到了一些爱心人士的关心。

    昨日,记者与台胞江伊英女士来到厦门江头街道园山社区的拆迁安置房。走进三胞胎姐妹的家,里面除了桌椅和床铺,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和电器。小厅的桌上摆着三姐妹的爸爸郑金山的遗像,不久前,他因中风不治离开了女儿们。三姐妹刚刚睡去,妈妈李素英和外公李福祥默默地坐在凳子上。不一会儿,三姐妹醒了,大声哭起来。李福祥说,女婿走后,外孙女们一醒来就哭,哭着哭着又睡着了。毕竟,她们年纪都很小,不知道爸爸的去世意味着什么,可她们总想找到爸爸。

    李素英满脸憔悴,她说,孩子们是丈夫最放心不下的牵挂。郑金山46岁才有孩子,而且一出生就是三胞胎,本是好事,却让这位平常靠打零工为生的汉子感到重重压力。为了孩子,他戒了烟;中午舍不得坐公交车回家吃饭,只是为省两元车钱;穿的拖鞋破得剩下半截,也舍不得买双新的。尽管如此,他每天干完活疲惫回家,还会陪女儿们玩耍。

    郑金山走了,妻子不得不独自扛起抚养三个女儿的重担。在郑金山住院期间,江伊英曾到医院看望过,送去2000元钱和一些营养品,安慰李素英一定要坚强。昨天,她又给三胞胎送去了营养品。目前,江伊英已同台商、厦门福联大饭店执行董事周美玲等人,四处寻找人一起帮助三胞胎。江伊英14年前从台湾来厦门创业,后创办了厦门大苹果外语培训学校,对孩子,始终十分关爱。她说,最担心的就是三胞胎以后的生活和上学,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她们,为这个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三胞胎以后要学习英语,可以到我的学校免费学习。”

    李素英告诉记者,三个女儿现在才4岁半,分别名叫任微、任玮、任珊。女儿出生时,街道和社区很关心,为她们家争取了每月300元困难补助,而安置房每月195元的房租也分文未收。如今,丈夫走了,供孩子上学成为她最担心的事。而她自己由于文化水平低,暂时还找不到工作,无力供女儿上幼儿园。三姐妹常常趴在小区幼儿园的栏杆外看里面的孩子玩耍,眼睛里满是期待,这使李素英很揪心。目前,经过园山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厦门YMCA早慧幼儿园愿意免费接收她的三个孩子直到上小学。早慧幼儿园李园长告诉记者,幼儿园是国际机构YMCA创办的,刚好设有一个困难补助基金,可以为三胞胎提供帮助。

    江伊英说,希望通过福建日报呼吁,为三胞胎的妈妈李素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让她有能力撑起这个单亲家庭。(记者 雷光美 文/图)



  公安备案号:35020302001328


在线咨询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

联系方式
扫一扫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350203020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