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特殊孩子——友爱相伴 快乐同行

发表时间:2009-06-01 11:17:14

——2009年厦门市特殊少儿趣味运动会成功举办

 

   六一儿童节前夕,由我会策划实施并联合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厦门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厦门市博爱康复中心、思明区中华街道办残联共同举办的厦门市第一届特殊少儿趣味运动会,于2009年5月30日上午在厦门市工人文化宫拉开帷幕。

   本次特殊少儿趣味运动会以“关爱特殊孩子——友爱相伴 快乐同行”为主题,面向厦门市4-16岁的自闭症、听障、智障等特殊少儿。来自全市五家特教机构(厦门市特殊需要儿童援助中心、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厦门市迦南自闭症教育培训中心、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湖里区特教辅读班)近百位特殊小朋友及其家长、老师与青少年志愿者共约400多人一起参加此次趣味运动会和开幕式的节目表演活动。本次趣味运动会融合特殊少儿节目表演(舞蹈、时装秀、《三字经》朗诵、健美操等)、趣味运动项目(蚂蚁搬家、钻洞过桥、抛接球、立定跳远、亲子跑)及带动唱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特别是比赛结束与发奖前的间歇进行的带动唱环节,一曲《我们都是年青人》将整个趣味运动会活动推向了高潮,伴随轻快的节拍,台上的学生志愿者、米老鼠/加菲猫人偶与台下的特殊少儿、家长们一起边唱边舞——“我们都是年青人,我们属于你,YMCA Hu La La La La, ......"。可爱的特殊孩子们在趣味活动和欢歌笑语的自然氛围中感受友爱,分享快乐,度过了一个开心愉悦的六一儿童节。

   本次特殊少儿趣味运动会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志愿者的热心关注和积极参与,来自厦门大学、厦门旅游学校、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国仁工友之家、阳光义工等单位、公益组织和个人的200多名志愿者踊跃报名做义工。义工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要不断发展壮大义工队伍,培育和推进义工活动,在全社会奏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主旋律。

  我会策划承办的本次特殊少儿公益活动,充分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成功诠释了“融合教育”这一理念,在特教机构、残障少儿家庭、社会志愿者团体和个人、残疾人团体和有关政府部门等多个层面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反响,厦视新闻、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导报等本市主要媒体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新闻报道。

  近年来社会各界和民间公益组织在推动特殊少儿服务关怀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促进作用中。厦门市双十中学的杨蕴睿甘雅玲两位同学不但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活动,还开展社会调查,通过有关渠道向政府提交了改善自闭症儿童教育培训环境,在法律上为自闭症儿童的生涯规划提供保障的建议案,引起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这两位同学也成为本次特殊少儿趣味运动会的志愿者骨干,联系组织了40余位来自双十中学和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志愿者。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去年专门组织十几位初中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到迦南自闭症教育培训中心连续五次开展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厦门大学社工系的社会学研究生小姚也全程参与其中,既是融合教育活动的骨干组织者,又是自身专业知识的实践者。作为本次特殊少儿趣味运动会的主承办方,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希望将本次运动会活动作为开展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新尝试和新平台,让更多特殊少儿和健康少年儿童有机会共同参与节目表演、趣味运动会项目活动,从而有利于改善特殊少儿的教育成长环境,提升其整体生活品质。

  全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和支持不是施舍,而是全社会的一项精神文明工程,“平等、参与、自强、共进”的残疾人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爱、帮助是人性之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对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热忱祈望一向支持和帮助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关注残疾人康复事业,特别是残障少儿的教育成长,使广大残障人士特别是残障儿童早日融入主流社会。

 




  公安备案号:35020302001328


在线咨询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

联系方式
扫一扫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35020302001328